时间:13/08/2012 发布者:深圳印协
近日著名历史杂志《文史参考》旗下的全新图书出版品牌“国历图书”问世,会上首批推出五本人文历史类新书,并举办了两场“国历沙龙”,其中一个主题是“数字阅读与传统出版的出路”。专家在会上探讨指出,数字出版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,但是要看到“表面文章”还比较多,“一个技术形态要转换为生产力才有用。换句话说我们要找到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才有用,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到出路。”
发展到一定程度
数字出版会有瓶颈
对于数字出版的趋势,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孙月沐认为,首先必须要承认所有人都离不开技术,不管喜欢不喜欢,都必须要面对它,并且拥抱它。在他看来,数字平台的传播其实已经几十年了,回顾早些年,除了三大门户网站,原先的很多平台都已经销声匿迹,“所以不要太迷信技术,一定要找到模式,它才能广泛地生存。就好比说"苹果",之前大家非常追捧,但最新的一款newiPad出来了,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如以前,因为技术到一定的程度也有一个瓶颈。”
“传统出版有很长很长的生命力,我们千万不要说明天就没了,那是数字出版商在忽悠我们买它的东西。但是不同的载体适合的内容是不同的,现在手机阅读很热闹,但是特点是轻、浅、短的阅读,而真正的文化,一定还要包括深阅读,这是目前数字阅读替代不了的。”
在专家看来,“浅阅读”和“深阅读”一定要分清楚,“如果孩子们一天到晚说用手机阅读,利用碎片时间读两分钟就叫读书。这不是读书,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孩子对于纸本书的迷恋。如果他们迷恋了,中国纸本书的命运和前途会长得不得了。”
不管何种阅读
核心还是内容
著名书评人解玺璋认为,不管是数字阅读还是传统阅读,核心还是内容,“如果不能给我提供我感兴趣的内容,我们只能抛弃你。我就是说数字阅读我再不习惯,我也得去克服我的这样不习惯去看数字阅读,如果它有我非看不可的内容。”
编剧史航是纸本书的拥护者,他一般出门都会带几本书,打车、坐地铁都会看书。后来也用苹果手机看,因为方便。但是后来下载了很多发现也不太爱看,因为电子书没有“版本”的感觉,“让我想起地坛书市最后成箱地摆在那里面的东西,你就知道里面的错字连篇。”读书对他来说,就好像要找一个具体的朋友聊天,而不是说谁闲着谁过来陪我聊会儿天。
但是对于微博,他却觉得对阅读有促进的意义,“我到现在写了快1万条微博了,每天大量地抄书,我现在在书店里买书就是一个标准,这本书能找出几条微博,能摘出几条。我觉得微博是我的一个榨汁机。而且微博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,那些放在那儿我轻易没法再看的,在微博上不断有人把之前写的又重新翻出来,再争论,又会呼唤我去重温这本书。”
他甚至把这样的一种体验上升到“灵魂博物馆”的概念,“我是一个编剧的,我应该写剧本挣钱。别人很鄙视我,觉得我不务正业,我觉得我每天上微博就是修自己的陵墓,别人以后记得他就看他的陵好不好,微博就是我的陵。
我最后可能一个人不在这个世界上了,有时候靠自己的书来传播,但是这个碎片化电子阅读的时代,我觉得微博中比书更直接更及时反应。”
在他看来,传统出版是帮自己修陵的原材料,因为看书还是要去书店买,但是数字出版却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平台。对于数字出版、网络作家,他的建议是,出版机构一定要爱护这些作者,“网络上,对历史有兴趣的私人写作变得很蓬勃,但是好多作者写这个挺好的时候,比如说他写唐朝很好,马上有人预订宋元明清,好多网络作者他的创作生涯被出版社一下拖到了尽头。
传统的作者相对自律性比较强,网络的作者其实挺急于被传播,如果你们要面对崭新的作者要爱护他们,别迅速地把他们玩残。